一、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1、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
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自傲的学生不仅人际关系不协调、社会适应不良,而且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
我们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消除学生的自傲心理:
首先我们要优化和改进教育方式,老师要改变和防止过于娇宠、保护乃至放纵的教育方式,以避免学生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和骄傲情绪。同时,要教育和引导自傲学生积极、平等地与人交往,团结和帮助同学,克服和改正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要培育他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品质,使其能够在保持和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的基础上展现自己、发展自己。
其次要矫正认知偏差。自傲心理主要源于学生的认知偏差,因此改变他们的不良认知,帮助其形成正确认知是预防和改变自傲心理的一条根本途径。实践中,除了采用认知技术给予辅导外,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辅导学生的认知:一是正确认识自我。指导自傲的学生要不断反省自我,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在认识自我时,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做到扬长避短。二是正确同他人比较。自傲的学生需要时刻保持谦虚上进之心,将周围的人作为“自知”的镜子,在正确同他人对照、比较中反省和认识自己。在与人比较时,既要看到他人的缺点和劣势,更要看到他人的特长和优势,要从他人的优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不能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去对照他人的不足。三是宽容和接纳他人。自傲的学生不能过于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和接纳别人的缺点与不足。不能因为别人有缺点和不足,就视为低劣、无能或感到嗤之以鼻,不足为伍。另外,宽容和接纳他人还包括要热情主动地帮助他人,做到共同进步和发展。能够尊重和关注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谦逊友好地向他人学习,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改变自我中心的处事之道。四是学会正确归因。为了消除盲目的自我欣赏,自傲的学生还要学会对自己的成功与挫折进行正确、全面地分析。在遭遇失败时,要检查自己是否有欠缺和不足,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将过失归咎于客观因素;在获得成功时,要能够看到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他人的帮助,不能将成绩一味地归于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这样,才不会自以为是,而是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此外,我们亦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矫正学生的自傲心理。如自信心训练团体辅导那样,组织者可设计相关的团体活动,通过有效的团体互动促使这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学会如何尊重、体谅和关心他人的需要,消除骄傲自大和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案例:乐乐去找辅导老师时可是一点也不快乐,一副愁容满面、十分烦恼的样子。
“老师我很痛苦,我快要烦死了。你能帮帮我吗?”一进门,她就皱着眉急促地问道,显得有些不太礼貌。
“别着急,你慢慢说,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辅导员亲切地答道。接着她便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
乐乐是个独生女,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父母都是某机关的干部,爷爷、奶奶和父母对她倍加宠爱,可谓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此前还没遇到过不如意的事。乐乐也很聪明、能干,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现在的大一,学习成绩始终非常优秀,并且还一直担任班长或团支书。因此她也总是能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得到每位老师的喜爱,可谓是老师和班里的宠儿。可是进入大学以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她感到自己在班上没有权威了。自己作为团支书每次开会安排活动时,许多同学都不愿听她的话,有时候老师也故意跟自己作对,好像都不再喜欢自己了,总跟自己争论问题,每次弄得很不开心。总之乐乐认为,最近所有人都在跟自己过不去。
听了乐乐的一番牢骚和抱怨,辅导员对她的问题已稍有眉目。老师很理解地说道:“你一直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家人、老师、同学都喜欢你,你也很开心快乐,但最近却感觉一切都变了,所以你很伤心苦恼。”
“是呀,以前他们简直是众星捧月般对我,可现在他们都有些冷漠了,我高中的同学也不怎么跟我来往了,我感觉身边没了朋友。”
“众星捧月般?”老师重复道。
“嗯,以前我特有权威,他们都得听我的。”可以看出,她很自信,但这种自信带着股傲气。
“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呢?”老师问道。
“因为我聪明、有能力呀。我做事情从不用他们掺合,他们都太笨头笨脑的了,只会碍事,我一个人就万事大吉。”她的话里充满了咄咄逼人的高傲和自负。
“那他们都听你的,信服你的一切安排?”
“是啊。尽管他们有时也有意见,但每次最后还是都照我的安排做了。”
“你平时跟同学交往密切吗?比如,课下交流多不多?”
“这……我忙得很,又是学习又是班委的,跟他们谈心聊天的机会很少。”
“那你如何得知他们真得很信服你的组织领导呢?”
“你是说他们并不赞同我的做法?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有这种可能,难怪他们现在越来越不听我的了。”
“或许你并不很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一贯自作主张,不愿听他们的意见,他们或许心里已经很是恼火了,会不会啊?。”
“或许是吧,上次我还为了春游的事情跟同学吵起来了呢。我可能真有些自以为是,不太尊重大家的意见。”她说话的语气有些软了下来,接着她又有些疑惑地说:“不过,他们能行吗?他们有许多是农村来的,都没见过多少世面呀。”
“你认为农村的孩子就比不上城里孩子聪明?”
“是有点这样想的。不过……,班里有几个农村考上来的同学成绩还是很优秀的,老师也很喜欢他们。班上有特长的同学也不少。我现在感觉我的想法可能有点片面了,我或许应该多听听同学们的建议,说不定他们有更好的设想。老师,是这样吗?。”
“对,他们也有许多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乐乐的领悟能力很强,辅导员充分肯定了她的进步。
“是的,我平时只认为自己最行,把别人的好处和优点都忘了。”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我很高兴。我想你已经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吧。”
“以后我一定会多与大家交流沟通,团结大家一起把班里的事情做好,我还要多向同学们学习。”师生都会心地笑了。
之后,乐乐与同学的联系增多了,合作增加了,现在的乐乐变得快乐了,而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好评。
2、自卑。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不少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心理,或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担心被人歧视;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将来不能成器,对未来缺乏自信;或认为自己出身贫寒,担心被人看不起等等。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他们身上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并出现自鄙、自怨、自馁、自弃等心理现象。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渐渐地会从疏远别人、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情况又会使别人对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你,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要让有自卑感的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要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客观地分析自己,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缺点,作个比较正确的自我评价。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相信自己,不断发挥、挖掘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案例:张某,男,18岁,重点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农村,自幼勤奋刻苦,成绩优秀。考入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他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里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但同时也有不甘心、不服气的思想,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过分紧张的学习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开始失眠了!百般无奈,他鼓起勇气来寻求心理咨询。
陈某,女,18岁,重点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她是一名委培生(入学分数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由地方某单位委托代培,毕业后回委培单位工作),自己错误的认为,委培生低人一等,因而情绪低沉,自卑感很重。事实上,委培是一种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形式,与本科生并无高低之分,陈某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她自己的敏感心态所造成。
张某很爽快地和老师交谈起来:“老师,我可以和您谈谈吗?”
“当然可以。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尽管谈,我们可以为你保密。这是咨询员应遵守的原则。”
“我来自农村。农村孩子上学不易,我自幼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很好,好不容易考上了重点大学,全家人、全村人都为我高兴。可是来到学校以后,我并不高兴,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学习成绩很好,怎么说处处不如人呢?”
“光学习好不行,其他方面不如人也会让人看不起。”
“你觉得哪些方面不如人呢?”
“满口的家乡话常引同学们发笑;穿着、举止动作都显得土里土气;我上中学时学校不重视体育,现在上体育课时自己的动作显得很笨拙,觉得很难堪;又没什么业余爱好和文艺才能;在宿舍聊起天来城市同学侃侃而谈,人家见多识广知道的很多,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说起话来笨嘴拙舌,常常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自己觉得很丢脸。我有一种先天不如人的感觉,很自卑。但我又不甘心如此,于是拼命学习,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补偿其他方面的不足。我深怕考试失败,那就证明了自己真是先天不如人。老师,我每天拼命地学习,但有时并学不进去,总是惶惶不可终日,学习时注意力也不集中,生怕考不好。现在我晚上很难入睡,白天又看不进去书。我该怎么办呢?”
陈某向老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近来情绪特别低落,因为是委培生(入学分数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感到很自卑。刚入学时这种感觉不太明显,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弄得我心情很不好,自卑感越来越重。我所在班级共有五名女生,其中有两个是委培生,我们两个委培生住在一起关系比较好,但我总觉得另外三个女生瞧不起我。有一次她们就从我身边走过也不理我、在路上碰见也不打招呼,我觉得很生气,同时又很自卑,心里说:‘谁让你是委培生呢?’我与周围宿舍的同学关系处得还不错,但有时在与人交往时一想到我是委培生就立刻情绪低落什么也不想干了。我在中学时性格很开朗,学习也不错,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可是现在这种处境使我很心烦,最近总是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沉沉,前几天制图课考试我只考了60分,这样下去我真害怕期末考试会通不过,我现在特别敏感,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
这两位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引起自我评价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心理失衡。前一位学生为了维护自尊心,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自我期望值过高,使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于是出现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来访者陈某,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与她交谈中可以了解到,她对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还没有完全从心理上接受,中学时一个学习好,性格开朗,受人喜爱的学生,来到大学后变成一个非常一般的甚至是比较差的(来访者自己认为)学生,强烈的反差使她的自我评价失真,导致不能与同学正常地交往,过分敏感,多心,人际关系不协调,又加剧了心理的不平衡。
这两位学生都有自卑心理,因此在咨询中我们着重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信心。对第一位学生,我们着重帮助他正确地对待由于城乡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同学之间的差别,既要承认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存在的一些不如城市学生的地方,如知识面窄、外语水平低等,但又应看到这些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的,更应看到农村学生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等长处。既要通过进一步地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更应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坦然地接受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而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在良好的心境中从容地参加考试,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去争取理想的成绩。
对第二位学生我们着重帮助她分析自己的长处,通过交谈,她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许多优点;比如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等,同时也指出她所在的系入学分数是全校比较高的系之一,因此同班同学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与他们攀比,这样做只会带来新的烦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排除"我是委培生"的不良心理暗示,克服敏感的个性弱点,主动与同学交往。
3、虚荣。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的条件,最后造成危害。在强烈的虚荣心指使下,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把它克服掉。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对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否则就要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虚荣心。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帮助学生克服虚荣心时候,首先要教导学生做到自尊自重,做人起码要诚实、正直,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不惜用人格来换取。只有把握住自尊与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其次是要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同时,做到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要能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消除为实现理想而存在的差距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再就是正确对待舆论,因为,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案例: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自言自语,出现异常行为。
该例是为了过度满足自尊心需要而导致产生虚荣心大学的案例,这种现象在大学女生中尤为常见,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面子,甚至以放弃自己诚信为代价。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首先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指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进行暗示和启发,使其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结构,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再就是要教导学生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做事,厚积薄发,不要追求虚名。
二、情绪障碍
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就会造成情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出现很多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就可能引发出严重的后果。
1、焦虑。焦虑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是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担忧的反应倾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的不安感,是紧张、害怕、担忧混合的情绪体验。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
焦虑不仅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而且也是其他心理障碍共有的因素,如抑郁症与恐惧。焦虑是作为一种情绪感受,可以通过身体特征体现出来,如肌肉紧张、出汗、嘴唇干裂和眩晕等,焦虑也伴随认知成分,通过由多种成分构成,主要是以为将来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由于焦虑与恐惧、担心、惊慌等相关,也有人将担心看作焦虑的认知成分。
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状态,当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遭遇挫折或担心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来临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既可以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内驱力,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实验证明,中等焦虑能使学生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会对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大学生在临考前夜的失眠或考试时“怯场”,在竞赛中不能发挥正常水平等,多是高度焦虑所致。被过高的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常会感到内心极度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容易产生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不良生理反应。焦虑的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那更深层次的困扰。
大学生常见的焦虑有自我形象焦虑、学习焦虑与情感焦虑。自我形象焦虑是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体貌过胖或矮小等,也有的因为粉刺、学生雀斑等影响自我形象而引起的焦虑;这类焦虑主要与自我认知有关,需要通过调整自我认知重新接纳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形象;二是与学习有关的焦虑如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在学生情绪反映中最为强烈,我们在大学生学习心理中专门谈及考试焦虑,需要引起重视。情感焦虑多数由于恋爱受挫而引发的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具备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因而过度担心引起焦虑。
对有焦虑情绪的学生进行了帮助和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根据学生的具体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如果学生的焦虑症状与某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我们可通过运用“情境分析”,来找出学生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学生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学生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由于有焦虑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学生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其次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个性中的优点与缺点,进一步了解自己在个性特征的强项和弱项,有意识地克服敏感多疑,顾虑重重、情绪不稳定等弱点,培养和训练豁达大度的个性。
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案例一:小宋,女,大一学生,因为考试焦虑而前来咨询。自述从高一的时候开始对考试紧张、焦虑,每次考试来临的时候便开始坐卧不安。虽然每次考试前都会很积极的复习功课,每次考试也都能考得不错,但仍然每到考试就紧张,一听要考试了便觉得很惴惴不安。老是担心自己在考试时会出问题,强迫自己抓紧时间看书、复习,课间不敢出去休息很久,虽然这样,但是效率并不高。到考试前的一天或考前的几天,就会突然拉肚子,浑身不舒服。现在快要到期末考试了,小宋想到这些就害怕,怕自己再出现这样的现象,影响考试。自己试过深呼吸放松法,在感觉紧张的时候进行深呼吸,但效果很小。当事人很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咨询员能帮她改变这种状况。
咨询员在听她述说的时候,给她以充分的理解和共情,以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就她以前的学习情况及第一次出现考试焦虑表现时的情况进行了询问,请她具体的讲一下。她谈到,自己从小就很好强,自上幼儿园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就一直很好,深的家长和周围邻居的好评。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每次考了好成绩或者获得什么奖励家人就会对她表扬,在亲戚朋友中夸奖。邻居、亲戚、朋友拿她来做教育孩子的榜样。初中时她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学,之后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高一开始的时候,她像以往一样学习,进高中后的第一次测验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成绩在拌种仅仅属于中等偏上,不再是以前的前几名。她有些担心,便加倍努力,同时她也知道很多同学的成绩都很好,平时大家学习都很努力。这是小宋开始担心自己考得不如同学好,就抓紧复习,可是到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她感觉到了紧张,坐在考场中发抖,手心出汗。考完,就想,肯定考砸了,此后几天紧张。虽然最终考得还不错,但此后就每次考试都焦虑,紧张。这种情况,缘于她以前的成功经历,到一个竞争更大的环境中以后,害怕失败,害怕由此失去父母及亲朋的认同。就这点咨询员用合理情绪疗法跟她谈了一下。引导她正确的认识考试,以及与亲朋的关系。
之后,随着咨询的深入,第二次,咨询员给她解释系统脱敏法的一些原理及大致方法,然后开始教她放松的方法。首先请她以最舒服的方式做好,然后按照由头到脚的顺序逐渐进行放松。咨询员与其一起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进行放松,开始时让肌肉紧张,之后放松,全身器官都紧张、放松之后,让小宋自己做一次。咨询师在旁边指导。直到她能掌握要领为止。这次结束的时候,咨询员给她一个作业,即每天做两次全身放松练习,并记录下持续时间。接下来的咨询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随后让她进行了放松训练。之后,要求她列出所有的与考试有关的能引起她焦虑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她列出了以下几个:
(1)坐在考场中,等待老师发试卷。
(2)试卷发到手中,做之前浏览全部考题时。
(3)做题时听到其他同学写字的刷刷声。
(4)考试前几天老师宣布要考试时
(5)考试前一夜想考试的事时。
(6)走在去教室参加考试的路上。
(7)走进教室,坐下。
(8)考试后等待结果。
针对这些事件,咨询员要求她对每一件事引起她焦虑的程度进行0—10焦虑程度等级划分。并按引起焦虑程度等极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事件。她把这些事件这样排了起来:
(1)考试前几天老师宣布要考试时。 1
(2)考试前一夜想考试的事时。 2
(3)走在去教室参加考试的路上。 3
(4)考试后等待结果。 4
(5)走进教室,坐下。 5
(6)坐在考场中,等待老师发试卷。 6
(7)试卷发到手中,做之前浏览全部考题时。7
(8)做题时听到其他同学写字的刷刷声。 8
接下来便进入分级系统脱敏时间,首先,让其进入放松状态,然后根据咨询员对老师宣布考试情况的讲述:“现在你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师学习,老师走进来了,她走上讲台,宣布下个周进行一次各科考试”进行想象,并对这一想象情景保持30秒左右。当她感到紧张时提醒其放松,然后继续这一情景的想象。如此反复,直到她在想象这一情景是不会感到紧张为止。这次咨询结束后仍要求她将放松训练作为作业。
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按照上述步骤,在放松的同时每次就一两个情景进行想象。保证每个情景在想象时能忍受一小时左右不感到紧张。当在想象第六个事件即“坐在考场中,等待老师发试卷”时,小宋的紧张度好像比较强烈一点,虽经反复练习还是有些紧张,因此,在这一步时,咨询员及时调整了进程,退回去巩固前一步的效果。然后再接下去做下一个情景的想象放松训练。最后一个情景进行训练完之后,咨询差不多结束了。
案例二:某重点综合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 ,自幼学习上进,记忆力较强,深受老师的器重,每逢市里的一些学科竞赛,学校都推荐她参加,这对她的精神压力很大,她本人对数学兴趣不浓,但是教师仍然很看中她,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器重,也不好违抗。考前一夜没睡,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失败。从此以后出现了睡眠障碍。 考上大学以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在中学学习时数学就不是强项,对数学不感兴趣,因而报考了社会科学专业,没想到这个系也要学习数理统计,数学和统计学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都要学,这就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到期末复习考试临近期间就紧张焦虑,还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该例是以考试焦虑为中心的心理障碍,伴有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使她的情绪一直不能平静,反而更影响了复习的效果。
3、抑郁。抑郁症状不单指各种感觉,还指情绪、认知与行为特征。抑郁最明显的症状是压抑的心情,表现为仿佛掉入了一个无底洞或黑洞之中,正被淹没或窒息。其他感觉包括容易发火,感到愤怒或负罪感。抑郁常常伴随着焦虑,对所有活动失去信心趣,渴望一个人独居。抑郁也伴随着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认知改变可以是一般性的,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或者很难做出决定。在思考中可能有更多的心境转变,消极地看待世界、自我和未来。因此,抑郁的人很难回忆起美好的记忆,不适当地责备自己,认为他人更消极地看待自己,对未来感到悲观。与此同时,还伴随身体症状,如常常乏力,起床变得困难,更严重时睡眠方式都将改变,睡得太多或者早晨醒得太早,并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可能出现饮食紊乱,吃得过多或过少,随之而来的体重激增或剧减。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它常常与苦闷、不满、烦恼、困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好孤僻、敏感多疑、依赖性强、不爱交际,生活遭遇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大学生身上。那些不喜欢所学专业,或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的大学生也会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压抑的心情
| 兴趣或快乐减退
|
消极的自我观念:自我抱怨与负罪感
| 体重激增或剧减
|
睡眠困扰(很难入睡或早睡来)
| 易激动或行动迟缓
|
注意力不集中
| 想死或自杀
|
抑郁症的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近年来,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抑郁药大量产生,在西方国家,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抑郁症